远博娱乐平台app下载

你的位置:远博娱乐平台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 新市惨案万人坑:头骨嵌铁钉,最小婴儿6月大
新市惨案万人坑:头骨嵌铁钉,最小婴儿6月大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74

1939年9月23日凌晨4时,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工兵联队在汨罗江北岸秘密架设浮桥。这支由785人组成的工兵部队携带36吨架桥材料,在夜色掩护下进行作业。

中国守军第52师侦察兵发现异常后,立即调动三门克虏伯野战炮进行炮击,首轮炮火击沉两艘冲锋舟,导致27名日军落水身亡。这是新市镇首次沦陷前的序曲,这座位于东经113°08'、北纬28°42'的千年古镇,即将迎来持续五年的腥风血雨。

时年七岁的许光仁家住邹家屋场,这个由21户组成的自然村落距新市街仅1.2公里。1941年农历三月初七清晨,日军早渊支队的侦察分队出现在村口皂角树下。

许父匆忙将全家九口分成三组:祖母带着两个幼弟藏入地窖,母亲抱着患百日咳的定娥、立娥两个妹妹躲进竹林,许光仁则跟随父亲和三个兄长向密岩山转移。逃亡途中,他们目睹日军骑兵队纵火焚烧相邻的王家湾,37栋民宅在东北风中化为火海。

1941年9月18日,日军第二次进犯期间,新市街遭遇系统性破坏。许光仁清晰记得,日军第四十师团辎重联队在镇东开设临时马厩,强征民房126间。

为获取木料,他们将镇内72块明清时期的牌坊拆解,其中刻有"进士及第"字样的嘉靖年间石坊被砸成38块,用于铺设马场地面。镇中百年老字号"裕丰粮行"的300石存粮被洗劫一空,17个储粮地窖被倒入煤油焚毁。

第三次浩劫发生在1941年12月27日冬至夜。日军第六师团步兵第45联队突袭邹家屋场,许光仁堂伯邹清泉为保护祠堂祖宗牌位,被日军用三八式步枪枪托击碎颧骨。

日军在祠堂天井架设篝火,将族谱典籍投入火堆取暖,同时逼迫12名村民脱光衣服在雪地中跳舞取乐。许家祖传的六进宅院中,四间厢房的雕花门窗被卸下充当柴火,厨房水缸里漂浮着日军排泄的粪便。

最惨烈的第四次入侵始于1944年5月16日。日军第三十四师团214联队在新市街设立"慰安所",强征47名妇女。据1997年出土的《维持会秘密账册》记载,这些妇女每天被迫接待12-15名日军,患病者被丢弃在镇西乱葬岗。许光仁的远房表姐邹玉梅因反抗施暴,被剥光衣物绑在关帝庙旗杆上曝晒三日,最终因严重脱水死亡。

在物资掠夺方面,日军建立起严密的征收体系。1944年7月的《第十一军后勤通报》显示,新市镇周边每月需上缴:糙米800石、活猪150头、木炭200担。

许光仁曾目睹征粮队用特制量具"鬼斗"克扣斤两——标准一石(约60公斤)的容器,实际容量达72公斤。村民邹大富因抗议克扣,被日军用铁丝穿透锁骨,吊死在镇公所门楣上。

细菌战造成的持续伤害更令人发指。1945年3月,许光仁的妹妹立娥手臂出现鸡蛋大的溃烂创面。镇中唯一的老中医诊断后,发现这是日军投放的炭疽杆菌所致。至日本投降时,邹家屋场37名儿童中16人死于类似病症,死亡率达43.2%。幸存者多数像许光仁那样,左手小指因神经损伤永久蜷曲。

在五次大规模"扫荡"中,日军创造出多种虐杀手段。1943年秋收时节,日军将21名怀疑通敌的村民驱赶至晒谷坪,逼其吞食混有铁钉的稻谷。

据目击者许登明回忆,受刑者肠穿肚烂的哀嚎持续了整整两日,最终只有3人因提前吞服蓖麻油催吐侥幸存活。镇东头的老槐树上,至今留有12处捆绑绳索的深痕。

面对暴行,新市镇民众发展出独特的生存智慧。许光仁参与过"地窖通讯网"——村民们在相连的窖洞中传递情报,用敲击土豆窖壁的方式示警。

1944年除夕夜,他们通过这个网络成功转移37名国军伤员。在物资极端匮乏时,妇女们发明"百纳盐":将墙根硝土、芭蕉芯、皂角灰混合熬煮,每百斤原料可得粗盐二两。

战后清理工作中,张早清等12名挑尸工持续劳作三年七个月。新市镇周边共发现"万人坑"9处,最大者位于镇南芦苇荡,占地230平方米,清理出骸骨1274具。

这些遗骸中,有38具呈现手脚反绑状态,21具头骨嵌有铁钉,最年幼的受害者经齿龄鉴定仅六个月。1987年修建烈士陵园时,施工队掘出日军遗留的97式手榴弹27枚、防毒面具43具,印证着那段残酷岁月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